1. 首页 > 12星座 > 文章页面

霜降节气来历的手抄报(霜降节气来历的手抄报)

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,它标志着秋季逐渐进入冬季。
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时,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,便是霜降节气。
此时,北半球各地气温逐渐降低,出现了初霜、重霜等现象,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时期。
“霜降”得名于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。
此时节气,天气寒冷干燥,雨水较少,晚上温度下降,地面温度与凝结温度达到相等,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露水,露水在地面下降到零下温度,变成冰霜,因此称为“霜降”。
霜降节气的来临,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这个时期正是玉米、高粱、棉花、大豆等农作物成熟的时候,也是大部分蔬菜开始收割的时间。
霜降节气出现的霜冻天气会对这些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,因此需要农民们尽快采取保护措施,以避免种植的农作物严重损失。
在我国古代,霜降节气也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。
人们通常会祭祖诚孝,搭建祭坛,焚香献祭,表达对祖辈的感激之情;同时也用新鲜的食品,香气扑鼻的糕点来祭祀祖先。
此外,还有“霜降喝粥”等民间传统,人们会用红枣、花生、莲子等材料熬成一锅热粥,供家人和朋友食用,以保暖和补充能量。
除了在民俗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外,霜降还有让人联想到的文化传承元素。
有一首古诗《秋词》:“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。
三杯淡酒,一巵烟花冷色衰华道不尽,红楼梦里,早梅深院,独自凭阑处。
黄榆叶上秋波眼,嫁了梁山伯。
”这首诗描绘出淋漓尽致的秋景画面,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与理解。
同时,也有着一种悲凉、无奈的情绪,既是对逝者的思念和追念,又是对时光的凄恻和无奈。
在当今社会,霜降节气仍然占据着独特的地位。
不仅是因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,更是因为其在团圆、感恩等民俗意义上所扮演的角色,成为一个值得弘扬和传承的文化元素。
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,让这些珍贵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遗产,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。

联系我们

Q Q: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